眼下正是皇冠梨和翠冠梨上市时节,临武县电商协会联合县供销社、家惠多超市、郴州生源集团等与合作社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全县农特产品谋销路,助农增收。自强果业合作社种植的皇冠梨和翠冠梨超200亩,每年7月至8月成熟,产量达300多吨,目前,已有8户村民加入翠冠梨的种植行列。据了解,为推动临武县电商领域发展,临武县电子商务协会经历了重新改选,主要成员均是在“龙源臻味魅力临武”网红直播孵化电商创业大赛中名列前茅的参赛选手,他们将发挥专业优势和青年才智,助力全县农特产品销售,推动临武县电商领域发展迈上新的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发生,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入夏以来,临武县麦市镇切实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防溺水机制,牢牢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紧盯“人防”工作落实有力度。充实“物防”物资配备有强度。紧盯安全隐患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在重点水域逐一落实警示措施,安插和更新“禁止下河游泳”等安全警示牌,配备救生圈、竹竿、绳索等救生物品,做好防护栏等防护设施。截至目前,共计设置警示标志50余处,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四个一”施救设施18套,配置无人机1台,实时监控系统6套。创新“技
今年,临武县为95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为确保质量,连日来,县残联积极组织人员对改造效果进行验收。今年年初,临武县残联组织人员对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残疾人家庭生活改造需求,并对符合改造条件的房屋开展上门评定,为残疾人量身定制无障碍改造项目。据悉,今年是临武县为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工作的第十一年,临武县累计已为785户残疾人家庭开展了无障碍改造工作,根据残疾人家庭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提供了从起居、出行、如厕、洗浴、下厨等全方面的改造服务,做到了应改尽改,改造满意度达100%。
近日,董国珍老人的家属万分感激地对不动产登记中心上门办证工作人员说。董国珍,年近百岁,近3年因身体欠佳,常年躺在床上,无法下地行走,他有个心愿——把手中的国土证和房产证换成不动产证。知情后,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体谅老人的处境和不便,主动上门入户,将窗口延伸到了老人床头,开展面签和审核等工作,这一暖心行动,令他家人感激涕零。近3年以来,临武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主动优化服务,“上门服务”日常化,累计开展上门服务50余次,服务领域涵盖了郴州市、临武县城及各乡镇农村。
夏季高温高热,是违章事故多发高发季节。为保障全县客运企业生产安全稳定持续向好,连日来,临武县交通运输局召集郴汽集团临武分公司、临武城南公交有限公司,对驾驶员进行夏季应急知识技能专题培训,并对每一位驾驶员进行考核。培训现场,培训内容涵盖了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技能培训、安全驾驶经验交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训练等方面,实现了两司驾驶员参训全覆盖。期间,还就“一会三卡”、应急知识、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再培训、再实操、再巩固。此次培训,旨在督促驾驶员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保持良好的行车心态,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交通安全意识,近日,临武县汾市镇联合县交警二中队对辖区货运源头企业和液化气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走访活动。走访现场,工作人员向企业通报了近期发生的典型交通违法和事故案例,提醒大家要引以为戒,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抓好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工作。同时,要求企业要加强对前来拖运货物和充液化气人员及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提示,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当天,共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劝导不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10余起,受教育群众达200余人次。
7月11日,团县委、县科协、县工商联、县妇联、县新华书店、蓝天救援队在汾市镇南岸村联合开展 “七彩假期 与你‘童’行 ”主题活动暨“防溺水”自护教育活动,确保每名留守儿童都能度过一个安全、充实、舒心的暑假。活动中,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为留守儿童和志愿巡河村民们讲解防溺水自护知识,科普落水的有效自救方法,并为大家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据悉,为了做好防溺水工作,暑假期间,南岸村每天派出6名志愿者巡视河道,与此同时,在南岸小学开办篮球、写作、绘画等兴趣班,将留守儿童留在校园当中,真正将防溺水工作
为进一步筑牢防溺水坚实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入夏以来,临武县武水镇强化责任落实,营造浓厚氛围,“四措并举”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强化部署“精”拧紧“安全阀”。优化调整武水镇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领导,细化镇干部包村分工,建立镇、村、校三级网络责任制,全面压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定期召开防溺水工作会议,及时汇报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当、落实有力;镇督导组强化重点时段督导检查,确保人员随时在岗在位。截至目前,共计转发防溺水宣传视频及安全知识9000余次、发放倡议书等
近日,临武县麦市镇千亩烤烟进入丰收季,在各村的烟田和烤烟房里,烟农们正忙着采烟、编烟、烘烤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走进麦市镇麦市村的烤烟房,几位烟农正将分拣好的烟叶进行编扎,编扎好的烟叶整整齐齐,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有序统一地送进烤烟炉,排排烟叶秒变片片“黄金叶”。今年以来,该镇共计集约化、规模化轮种烤烟和水稻3000余亩,预估产值达1000多万元,烤烟产业摇身一变成为农户增收“致富业”。
烟叶种植是万水乡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眼下正值烟叶采摘和烤制时节,烟农们正抢抓时间将田间的绿叶换成“金”叶。万水乡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每年的6至7月是烟叶采收季节,烤烟厂房里,堆积如山的烟叶由村民连夜采摘,天亮后将新鲜烟叶捆好放入烤烟厂房内,经过一周时间的烘烤,现在,村民卢信云30平方米的烤烟房已是一片金黄。万水乡的种烟区主要在卢市、谭何、井头、上下潢等村,全乡共有4处智能烤烟房。万水乡卢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达标表示。今年,万水乡种植烤烟1400亩,每亩可带来纯收入约3000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余
瞭望丨郴州做好基层减负“加减法”
致常德兄弟
向新而行|中国“新三样” 造福全世界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2日)
神曲助力“湘超” 家里有“矿” 不服来战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1天!为郴而战 为球而燃!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1日)
“湘超”郴州赛区,观赛交通指南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