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古树就是一处风景,在武水镇上百善村屹立着一棵古樟树,近六百来,历经风霜雨雪、沧桑浮沉,古樟树至今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上百善村是一个典型的湘南小山村,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村里的老人相信,上百善村历经几百年都能平安吉祥,人丁兴旺,与这株古樟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认为这棵树就是村里的风水树。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棵古樟树就是最好的天然“游乐场”。村民罗付国介绍,近年来,上百善村一直有保护这棵千年古樟树的想法,但由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百年巨型古樟树能够存活至今实属罕见,希望在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
为更好地挖掘和培养临武祁剧“苗子”,连日来,由县文旅广体局主办、兴祁艺术培训学校承办的戏剧进校园暨临武祁剧展演活动走进县一完小,10余名祁剧小演员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特色祁剧展演。活动现场,来自兴祁艺术培训学校的十几名临武祁剧小演员们轮番亮相舞台,祁剧唱腔《唱支山歌给党听》、祁剧武戏片段梨园雏燕、祁剧身段表演、枪花表演等节目将祁剧的“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展示得有模有样,现场响起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家长王华凤表示,学习祁剧不仅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也传承了临武的非遗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临武县采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遵循传统农耕文化,于二月初二这天举行开耕仪式,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产的“禾鱼香”大米加工过程不添加增白剂、防瘸剂、石蜡和特殊营养物品等化学品,确保稻米中利于人类食用的原生营养不污染不流失。鉴于绝佳的环境气候、原生态的耕种方式和传统的加工工艺,让米质不仅绿色健康无公害,而且色泽晶莹润泽、清香扑鼻、口感轻糯劲道,独具稻米自然鲜香,“禾鱼香
2018年,我县被评定为全省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全省目前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行政区。会议认为,《规划纲要》内容全面、思路清晰、操作性强,现实意义重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展示了临武戏曲文化的多样性,符合临武戏曲文化的现实感和戏曲文化的厚重性,临武县戏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传承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效。经讨论,评审专家发表验收意见,《临武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初审。
元宵佳节来临之际,2月25日,县文联组织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文艺进万家助力乡村振兴”文艺下乡活动走进汾市镇土地村。土地村村民 唐俊英:演出还是很丰富多彩的,都是郴州本地的文化,像第一个就是我们村自己跳的舞蹈,让我们看到他不一样的一面很活跃的一面。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歌颂建党以来的丰功伟绩和光辉成就,活动旨在用文艺讴歌新时代,感党恩跟党走,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陶冶百姓情操,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促进良好民风形成,助
每到元宵佳节,楚江镇楚市村的村民就会把提前编织好的草龙拿出来,大家一起舞动草龙,欢乐闹元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楚市村的大街上,青年们正在舞动草龙,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大家一起喝彩,共庆元宵佳节。楚江镇楚市村村民刘长阳:这条龙大约要三天才能编成,编成以后总长是36米,重量是两百多斤,但是人数17个人就可以举起它。楚市村编制草龙闹元宵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舞草龙也是当地祈福的传统文化习俗。楚江镇楚市村村民 宁德忠:主要是为了欢庆元宵节,一方面让编草龙的手法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将我们这种优秀传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县图书馆通过推出线上国学知识挑战赛,2000余市民通过县图书馆小程序参与有奖答题,在线上学习国学知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在学习国学的氛围中度过元宵佳节。在县图书馆,在入口处摆放的宣传展板吸引了前来阅读的市民,大家扫码进入县图书馆的小程序,参与线上国学答题挑战赛,上面的问题涵盖历史、文化、艺术、国学经典、历史文化名人等方面。来自县一中的初一学生王辰宇目前已经正确答题1万余道,因为平时爱好学习国学,这次答题起来也得心应手,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国学知识。
为了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由来和习俗,从2月18日起,县图书馆在文体广电中心三楼展厅开展为期1个月的“中国传统节日”图片展。此次图片展选取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七个传统节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每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故事由来、文化风情、民间习俗等知识。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杨斌:我们做这个传统节日图片展览活动,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今后我们还会多多的(开展)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我们)还计划在元宵节前做一次有关国学(知识)线上答题活动,并且准备了一些小礼品
每年春节,镇南乡江口村的村民都会通过传统活动跳龙表演,祝福新年风调雨顺、福运吉祥。年轻人举着布制的长龙,上下左右游动,穿腾、跳跃、翻滚,两条龙显得生动活泼,形象逼真。活动负责人 邱玉国:江口的龙文化相传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整个舞龙活动包括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双龙拜龙马,第二部分是双龙围村,第三部分是双龙拜祖,第四部分是双龙舞技。活动负责人 邱玉国:本次活动我们从准备到现在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这次活动体现了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团结友爱和凝聚力。今后我们要把江口这个龙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让我们村建设得越
近日,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传习所)的名单,临武花灯小调、临武夜故事、临武麦市油茶食俗3个项目和龙须草席编织技艺传承基地荣列其中。临武麦市油茶因用茶油炒、炸食材泡茶水食用,故俗称“油茶”,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风味独特、香气浓郁、甘醇爽口。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项目4项,市级名录项目11项,县级名录项目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市级传承基地(传习所)15个、县级传承基地(传习所)17个,形成了较为完善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2日)
神曲助力“湘超” 家里有“矿” 不服来战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1天!为郴而战 为球而燃!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1日)
“湘超”郴州赛区,观赛交通指南来啦!
“郴品郴味乡村大舞台——郴州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桂阳专场将于9月14日(星期日)晚上19:30,在桂阳县龙潭街道拱极村金叶广场篮球场开赛,敬请关注!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2天!“郴”风而上 “郴”霸四方!
传习录丨人民教师无上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