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大拇指内扣,手心朝内,端于胸前,高举过眉,下腰90度,尊夫子之仁德、敬夫子之礼学、感夫子之教化……”5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临武县税务局举办“国学诵读知礼仪,童心向党迎六一”主题活动,引领少年儿童行“拜孔礼”,以满满的仪式感同沐国学美,共飨文化宴。活动现场,通过“沃盥礼、拜孔礼、朱砂启智”等环节,让孩子们感悟传统文化内涵,学国学、懂国学、用国学,由外到内向国学致敬,用国学点亮童梦,展强国好少年之鸿鹄之志。
我不知道我是睡了还是醒着,我不知道我是否要跪在历史的门槛上,龙舟在河面行驶,楚大夫在河里沉思。多雨的南方,让我们的思绪变得厚重,我们采集艾草、粽叶,一次又一次重复,练习了几千年的动作,准确而又生动。没有比汩罗江再长的河了,划了上千年也划不出它的涟漪,没有比《离骚》再深奥的诗了,读了上千年还总会泪眼朦胧。
5月20日,县委办联合楚江镇党委到梧桐书院共同开展“五月读书会”活动。活动以“品国学,诵经典”为主题,6位青年干部分别诵读了《礼记·大学》《孟子·告天下》《道德经》《东坡乐府》《东坡全集》《全唐诗》节选部分,并就诵读内容分享读书感悟,讲述自身从书中体会到的修身之理和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的思考。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雄结合自身对学习的态度,寄语青年们要“自作多情”学、“想入非非”学、“深沉感恩”学、“斤斤计较”学、“步步惊心”学、“解放思想”学。县处级领导陈秀雨参加活动。
5月16日—17日,县文旅广体局联合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临武傩戏剧团开展“临武傩戏”展演活动,通过“傩戏还愿”,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水东镇油湾村,“临武傩戏”第十六代传人王太保引领村民、游客环绕村落田间行走,独特的载歌载舞、道白、伴奏无不体现着活动的原始戏剧性。水东镇油湾村“傩戏”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被称之为汉族民俗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先后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期间,郴州市活动观摩考察团的民俗活动专家学者还围绕“临武傩戏”保护传承
5月13日,2022年公共文化服务和文物保护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召开,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文物保护工作要重点加强古建筑、古民宅的保护,对古建筑、古民宅的排查和拆除严格把关。副县长黄兰芳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文化自信,奋发作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上新台阶;要提高时代站位,克难攻坚,开创文物保护工作新气象;要认清崭新形势,增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为建设文化强县作出新贡献。会议还下发了《临武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5月15日,全县第19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现场书画赛在临武三中举行,共吸引了全县200余名中小学生参赛。现场书画赛持续两个半小时,参赛学生们以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为表现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反映我县城乡巨变,以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地方特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据了解,本次书画赛主题为喜迎二十大,争当好少年——“阳光下成长”,由县教育局主办,县妇联、县关工委、县教育基金会、团县委、县文联共同协办,旨在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展示学校
5月11日,县文旅广体局、县文史研究会等单位组成工作小组,走访排查古建筑留存情况,对全县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进行统计并予以保护。工作组先后来到舜峰镇塘下村、金盆村、大岭村等地,了解村内古建筑的数量,实地查看现存古建筑使用、保护、修缮等情况。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乡村的“名片”,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遗憾。截至目前,工作组已走访调研6个乡镇21个村,摸排古建筑和古民宅90栋。舜峰镇副镇长黄华平表示,该镇在危房摸排和危房拆除工作当中,秉承着两个原则,一是尽最
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举报邮箱开通——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0日)
三湘时评|乌镇峰会,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
“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7日)
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三联单”,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
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胡湘平|湘超: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这些作品获奖↓↓
今天的封面人物,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