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湘南民居木雕的第三代非遗传承人,今年是雷依光接触木雕的第40个年头。毕业后的雷依光成了一名教师,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这门手艺。然而,由于长期的按压刻刀,雷依光的右手手指出现了明显变形,刻刀磨破手更是家常便饭。2004年,雷依光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稳定的教师工作,租了一个鸡场开始专门做木雕,这一干就是40多年。不同于目前快节奏的数字产品,雷依光坚持慢工出细活,每每往那一坐就是一整天。创新传承好湘南木雕这门老手艺,是雷依光不懈的追求。
在古代,盐是一种稀缺的生活必需品,当时的临武及周边地区的盐大多数需要从如今的广东地区交易获取,从而逐渐形成了临武至广东省星子墟的一条繁忙贸易线路,古亭就成了来往于贸易线路上人们的“加油站”,为这条千年古道上的百姓加油鼓劲!千余年来,这条古道上演绎了无数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其中就包含了一座名叫“彤管亭”的古亭,在古代,以如此女性化的命名方式极为罕见。“挑脚工”是当地人对盐铁古道上运输货物的人们的俗称,人们挑着沉重的货物步行近80里山路过程中必须停下休憩,生火取暖、纳凉、补充水和营养。“彤管亭”的建造不仅成了
在临武县,因为渡头古城遗址的发现,让原本争议不断的古代县治地址变得有据可考。近年来,随着“渡头古城邑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世的人们能够穿过历史的迷雾探究真相。渡头古城遗址原本被茂密的马尾松、樟树等灌木所覆盖。自2016年12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所组织专业考古队对渡头古城遗址进行钻探和发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陈斌: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经历八个年头了,现在的收获就是对这个古城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当然,我们渡头那个古城遗址也属于东吴时
2月21日,团县委、县宝玉石发展促进中心、县职业中专联合举办“传承玉石文化,助力旅发大会”文化宣传活动。活动当天,来自同益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宝玉石文化产业园博物馆,观赏各类原石及精品玉器,学习“玉”文化知识,了解临武与“玉”的渊源;随后,大家来到县职业中专玉石雕刻实训基地,现场观摩雕刻技艺,了解玉石雕刻流程,参观学生作品,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感受临武县的玉石文化。学生文安乐表示,很高兴能参加玉石文化体验活动,让他看到了玉石雕刻的精美,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今后,他会将这种精神融到
近日,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走进临武县拍摄制作纪录片《湘南古城疑云》,记录和讲述渡头古城的故事,展现临武历史文化。在汾市镇渡头村,《湘南古城疑云》纪录片摄制组正在拍摄考古工作人员查阅文献、鉴定文物。临武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德军介绍,此次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拍摄渡头古城遗址,主要目的是还原考古现场和后续研究成果,展示临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纪录片《湘南古城疑云》宣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成果,探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展现考古人风采,采访摄制工作完成后,《湘南古城疑云》预
喜报喜报临武县文联周开发创作的摄影作品《菜农专列》喜获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优秀作品奖”作品介绍《菜农专列》讲述了京广线上8629/8630次绿皮火车上的故事,记录了列车十年一直坚持为沿途菜农提供免费乘坐的服务,“专列”承载了菜农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从“专列”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服务三农”惠民政策的温暖,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菜农专列”。
1月30日,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承办的2023年“送戏曲进万村”文化惠民演出走进万水乡卢市村。演出在歌舞《启航吧新郴州》中拉开帷幕,快板、小品、舞蹈、独唱、变脸、合唱等表演轮番上演,节目内容贴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演员演得尽兴、观众也看得过瘾,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地掌声。万水乡卢市村村民卢全长说,这次惠民演出节目精彩、内容丰富,大家看了以后很开心。期间,还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行动2023年郴州市图书馆“我们的节日春节”阅读推广志愿服务进乡村活动,为孩子们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举报邮箱开通——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0日)
三湘时评|乌镇峰会,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
“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7日)
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三联单”,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
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胡湘平|湘超: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这些作品获奖↓↓
今天的封面人物,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