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强镇廷上村的600亩柑橘迎来丰收,金黄的果子不仅点缀了青翠的山林,也鼓了农民的“钱袋子”。南强镇土质肥沃,日照丰富,适合种植柑橘等水果,正是看中了当地优良的气候,陈小林在村里流转了600亩土地种起了柑橘。为了提升柑橘品质,在种植过程中他全程采用人工锄草、农家肥种植、喷灌等方式,保证了果实成长各阶段所需水分以及养分,同时定期进行农残检测,确保果实质量和产量。目前,全镇共发展柑橘类种植面积10000余亩,年产量可达4万吨,产值可达9600万元。伴随着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大种植户也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
为缓解低温雨雪天气给全县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临武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时组织农技人员下沉到各个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减少农业损失。在麦市镇麦市村,种植户黄吉元种了50亩临武柚,但入冬以来的第一波低温雨雪天气造成果园近一半以上的柚子树损失惨重。现场,农技人员查看了柚子树的生长情况,并指导黄吉元做好断裂树枝的清理以及果树创口的保护,确保果树的顺利生长。临武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江华介绍12月1日以来,该中心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分成技术推广组和蔬菜生产组,下沉到各个乡镇农业服务站,督促指导工作,对大型的、主要的临
乡村之美,美在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临武县立足自身生态和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推动产业振兴走深走实。贝溪村香芋种植大户陈兴强说。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包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8596人,就业帮扶车间50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475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991人。临武县坚持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促进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稳民生”作为重要举措,成功申报稻油水旱轮作试点。推动产业增效、财政征税和农民增收,力争五年内走出一条颇具临武特色的农业产业发
为持续推进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拖拉机集中整治,预防农机交通事故发生,近日,临武县农机事务中心联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乡镇农机员对衡阳射射拖拉机厂非法销往临武县的14台违法违规大中型拖拉机进行了集中治理。期间,工作人员先后深入13个乡镇开展射射拖拉机进行跟踪核实工作,对其停放在临武县内的7台拖拉机主进行宣传教育,要求机主禁止上道路通行,并签订不再运行承诺书,现场封存车辆,农机风险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整治,共计出动执法人数32人次、执法车辆10辆次,查处违法车辆14辆次、无牌无证7台,现场查封7台。
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创始人胡建文23年来敢闯敢干,大胆创新,引领临武鸭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构建了养殖、加工、商贸全产业链,让临武鸭的名气享誉全国。1999年的一个电话,胡建文的命运便和临武鸭彻底交织在了一起。当地村民黄建斌与临武鸭结缘20多年了,是最早跟着胡建文干的养殖户,最开始是零散养殖,还愁销售,现在发展到3个养殖场,每年出栏10万羽鸭子。随着消费升级,胡建文意识到,创新高品质产品才是企业的未来。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胡建文多次放弃增资扩股机会,公司绝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