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耕是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来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环节,立冬过后,麦市镇积极组织村民做好农田翻耕复种工作,为明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麦市镇麦市村常家洞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机器轰鸣,翻耕机拉着犁盘来回穿梭在田间,在操作员的作业下,沉睡的农田焕发出新的活力。
麦市镇麦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龙伟介绍,立冬以后,他们对这片高标准农田进行翻耕,该农田总体面积400多亩,预计在11月底完成翻耕工作,为明年春耕生产的前期工作打下基础。
过去,常家洞农田因地处偏远,村里年轻劳动力流失,且耕种成本高,导致农田一度荒废无人耕种。如今,通过村委入户协调,统一把农田承包给种植大户,并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打理和耕种,让闲置的农田变成了“增收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实现农业机械一体化,大大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增加种植收益,减少时间成本,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预计亩产收益能够达到4000余元。”黄龙伟说。
今年以来,麦市村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探索出以“村为主”的土地流转模式,统筹流转水田、旱土等多种类型耕地,集约化、规模化轮种烤烟和粮食作物,实现了“村民”变“股民”“小田”变“大田”。截至目前,麦市镇流转土地、耕地8000余亩、林地1.3万余亩、水田4000余亩、耕地抛荒治理3000余亩,已完成烤烟房建设60间、完成机耕道建设8000余米,实现了“田相连、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麦市镇党委副书记黄黎华介绍,下一步,麦市镇将以楚梓公路沿线产业示范带为抓手,整合沿线9个村委,大力推广“小田改大田”“确权确数不确地”的土地流转模式,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引进种粮、蔬菜、烤烟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同时,他们将切实优化当地发展环境,为该镇投资兴业的企业和外商在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优惠政策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他们留得住、干得好。
责编:唐芳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大湾区郴州人速归!9月20日,回郴看“湘超”,热血战长沙!
海报 | 有编!面向长沙招矿工!距湘超郴州VS长沙倒计时3天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牢记嘱托奋进征程丨创新发展新答卷——郴州系统性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本周六,郴州VS长沙开赛时间调整
抢票啦!9月20日郴州主场VS长沙
郴评:实干作答
红色传承新答卷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