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铜镜,历史悠久,其常作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承载着美好祝愿、审美以及宗教信仰等诸多寓意,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铜镜文化。
每一枚古代铜镜不仅可以正衣冠,更与古代经济、社会、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临武渡头古城周边汉晋墓葬中出土有铜镜,寺冲M1中出土两枚铜镜,其中一枚铜镜保存较完整(图一),圆形,镜背中心有半球形钮,钮外为一圈动物纹和四个对称分布的铭文方座,外圈依次为栉齿纹与云纹,边缘较厚,直径14.2厘米。此镜形态美观,纹饰较华丽,且有铭文。
图一 寺冲M1出土铭文铜镜
另外白石斋出土的一枚稍残小铜镜(图二),圆形,镜背中心有半球形钮,钮外为一圈动物纹,外两圈为栉齿纹,边缘较薄,直径8.8厘米。此镜纹饰较简单,不见铭文。
图二 白石斋M1出土铜镜
在渡头发现的三枚铜镜均出自砖室墓,制作工艺精良,造型、纹饰风格与中原同时期铜镜基本相同。其中寺冲M1出土铜镜上有铭文“□□命长”“宜□□□”等,反映了墓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总体而言,渡头汉晋墓葬出土铜镜既反映了汉晋时期渡头先民有随葬铜镜的丧葬习俗,也间接反映了当时临武经济、社会较发达且与中原保持的密切联系。
责编:龙潮辉
来源: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临武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