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华:以爱串联解密教育
2023-09-14 08:27:29          来源:通讯员投稿 | 编辑:蒋淑芬 | 作者:李赟 文跃林          浏览量:1534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文艳华,大学一毕业就任教于临武一中,根一扎就是14年,现任临武一中副校长、物理老师兼班主任。

14年黑发织日月,14年粉笔写春秋,送出校门的孩子一批又一批,留给自己的,却是那间教室那个讲台,年复一年不变的坚守,钻研物理,解密教育,岁长情浓。

解密课堂爱实验

“科学是隐藏在生活中的宝藏,科学实验就是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在文艳华看来,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科学宝库,有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

“同学们,要想获取像木塞一样强大的能量,就要承受火焰的升温,同样的,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厚积薄发,不经历火焰炙烤般的努力,怎么夺取高考胜利?”

一次气体压强规律实验课,文艳华将软木塞塞进玻璃管并加热,过了一会,软木塞被气体压迫喷射飞出。见状,他马上循循善诱举一反三,趁机对全班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怎样把球抛得更高?”“鸡蛋从高空落下怎样才不会摔破?”课堂上,文艳华将生活中“拣”来的“小问题”放大深究,总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枯燥的物理课堂“活”起来,学生爱学又爱问。

在文艳华的办公桌上,经常能看到矿泉水瓶、食品包装盒和吸管等本该扔弃的废品,带进教室却摇身一变“神奇道具”,帮学生们轻松揭下科学原理的神秘面纱。

“文老师的实验教学有种超能力,在他的引导下,不知不觉我们也成了生活的有心人,实现了‘要我学物理’到‘我要学物理’的学习变轨。”谈及课堂效果,部分对物理学科望而却步的学生眼里有光。

解密成长爱学生

人非生而平等,“爱”也有差别。平等的关爱,并不是相等的爱,每个学生对“爱”的需求不同,老师给予爱的方式也应不同。

从教14年,文艳华一直担任班主任,始终坚持“爱”的教育,因人施策平等关爱每个学生。

班上学生王桥丽,家境窘迫,学习和生活都十分节俭。上高中后,课内学习资料已不能满足学习需求,但又羞于借用同学的学习资料。

“别人送我的,我也用不着了,你看看用得上不?”文艳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课后总会不经意给王桥丽送去一两本教辅书。

选科后,王桥丽到了其他班上,但是文艳华一如既往关注其成长,不时给她带去“用不上”的书本,“介绍”结对帮扶小老师,引导她乐观生活,制定学习目标步步提升。

风雨磨砺求学路,幸得良师引前行。在文艳华的鼓励下,王桥丽各方面进步明显,人也变得愈发开朗自信,最终考取湖南女子学院,圆了大学梦。

正是这种细心的“区别”对待,让学生们对文艳华格外信任,亲切地称呼他为“华哥”,把他当成无所不能的知心人,分享成长的喜怒哀乐。

解密梦想爱远方

“当老师的时候,我想当一名好老师;当副校长的时候,我想成为好副校长。”

因表现突出,2021年8月,文艳华出任学校副校长,分管教研、共青团和年级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仍然坚持兼任高2001班班主任。

上任后,文艳华大胆着手教研教改新实验,就新教师成长疑惑展开综合调研,主持制定并完善了《临武一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临武一中优秀备课组评比方案》,在全校推行“一课一研”集体备课活动,让教师的课前准备更充分,课堂效率切实提升。

上任后,文艳华身先士卒创新教学方法,在本班实施教研教改新课堂,他的班级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实验班,桃李满园,春晖四方:1510班上本科线63人,蒋俊鹏被清华大学录取;1814班上本科线64人,贺俊峰名列全县第一被复旦大学录取;2001班上600分38人,5人上650分,雷翔名列全县第一被南京大学录取。

“一次又一次,打破县域高中高考历史多项纪录,成绩的背后,是每个学期都比放假时掉10余斤肉的代价。也许,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累并快乐着吧。”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人更成才,文艳华感慨道。

此外,之于校团委工作,文艳华深入开展团员示范教育,积极探索学校团建工作规律,优化重组原有社团,设立书法、棋类、文学、篮球等40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走出了一条“以社团建设促团建”的新路子。

“教育是个大课题,是一个需要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究的‘实验’,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希望我的每次探究,都能给孩子们的成长带去惊喜,赋予力量……”教育路漫漫,文艳华还在大爱育人,砥志研思,孜孜而求远。

责编:蒋淑芬

来源:通讯员投稿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