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郴州日报] 2017-03-04 08:19:16
“夜故事”融合了本土特色祁剧、小调,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 陈卫平 文/图
2月26日晚,临武县水东镇(原接龙乡)斗水坪村,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备受村民期待的民俗活动“夜故事”展演正在进行。
老戏骨为演员装备行当。
“仙女”的扮演者李丽娜是戏班最年轻的演员。
精彩的展演现场
上世纪90年代,“夜故事”戏班夜晚出征活跃在各村庄。
在这个距离县城39公里,全村750余户人家、3300余人的村庄,“夜故事”作为该村特有的传统民俗,已有240余年的历史,活动在每年元宵节后至农历二月初夜间进行。
演员走街串巷进行表演。
每个故事演完后,参与者齐声呐喊。
“夜故事”民俗来源可追溯到清朝中期,是当时人们渴望改变现状,祈福平安,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著名文学等压缩、改编而成,寄托了民众的美好愿望。在清朝中后期传入原接龙乡一带,与当地的戏曲小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该村流传至今的“夜故事”。
“夜故事”戏班传承人。
斗水坪村的“夜故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装故事”“抬故事”“扎故事”。演员们白天忙着化妆彩排,夜间开始演出,一路的展演中将借助20余个铁笼火把和60余个竹筒火把进行照明,故又称“火故事”。其表现形式为“唱”“演”“白”相结合, 31个小故事之间相互联系组成一台完整的“大戏”,演员的动作、服装、唱腔、器乐等不失专业。“夜故事”活动范围一般在本村和邻近村子以及友好往来的乡村内演出,且不受舞台、场地的限制,采用轻装上阵、逛街串巷、走村跑乡,随处可走,随地可演,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责编:范鑫
郴州这个“花甲”小区何以青春飞扬
天上、地上、地下的…18点入场,惊喜等着你!
“湘超”直播送福利!今晚郴州对娄底,18点进场有惊喜!
敲黑板!关键词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中宣部组织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一图速览
新闻1+1丨“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