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武夜故事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源可追溯到清朝中期。据传,当时困苦不堪的民众,渴望寻求一种祈求平安、避邪驱病的方法来改变现状,于是人们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著名文学等进行压缩改编、精选剪裁,再结合本土祭祖拜神、驱魔赶鬼习俗,采用唱、演、白相结合的方式,在每年的元宵节后至二月初夜间,以及重大节日之时,借助竹筒火把照明,搬上舞台。
演员们白天忙着化妆彩排,夜间开始演出,主要以祭祀巡游的方式开展,展演中,借助20余个铁笼火把和60余个竹筒火把进行照明,故又称“火故事”。活动范围一般在本村和邻近村子以及友好往来的乡村内演出。该表演演出规模大,不受舞台、场地的限制,采用轻装上阵、逛街串巷、走村跑乡,随处可走,随地可演,每年都会到相邻村庄和不同城市展演,深受群众喜爱。
责编:龙潮辉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