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草”手艺,一“席”传承。龙须草席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胡晓琴,以传承传统技艺为己任,40多年来,不断创新,将龙须草编产品由当初的一种,扩大到现在的近百种,同时通过授艺,让民族非遗传承走出国门,让更多的海外民族感受来自临武非遗的独特魅力。
走进湘菲龙须草编工作室,胡晓琴正在给学员们讲解龙须草席的编排、原理、审美、视觉流程等要素,引导学员们正确掌握编排技巧,由于龙须草席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每一步胡晓琴都教得十分细心。
胡晓琴从10岁开始就跟着奶奶和妈妈学习编草席,胡晓琴说,跟普通草席相比,龙须草席的生产工艺十分讲究,分采草、煮草、晒草、配料、锤草、刀刮、编席等十几道工序,编织一张龙须草席最少要用6000多根龙须草,需耗时15天左右。
龙须草席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胡晓琴介绍,龙须草席就是通过三煮三晒,起到一个防霉消毒的作用,也让草席使用期会更长,是一个环保又健康的产品。
1988年,20岁的胡晓琴因手艺出色,被国家派到非洲传授草编技艺。为了让这门手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传播,2016年8月,胡晓琴成立了湘菲编织工艺品有限公司,免费为学生、市民开课,让她们能够在学到一门手艺的同时,能更好地传承临武非遗文化。
胡临江对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主动来到这里进行学习,她说,接触以后,觉得龙须草席十分神奇,它从一根小小的草就变成了各种产品,自己在编织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作为临武龙须草席编织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多年来,胡晓琴以传承传统技艺为己任,以匠人之心,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现在时代的不同,大家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们不断地在创新,我们做了很多的小商品,比如耳饰系列、私人定制系列的帽子、字画,床上用品,比如席子、枕席一类的汽车坐垫等等,大家喜欢什么,我们都可以编出来。”“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在长沙举办,富有家乡情结的胡晓琴今年专门设计了一批草帽、耳环、手链、戒指等龙须草编文创产品,希望能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同时让龙须草编这门技艺传播得更远。
胡晓琴介绍,这次参加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她准备了十来款产品,还特意做了一些帽子,帽檐比较大,轻巧舒适,更适合非洲,很遮阳。
正是不断绽放创新活力,让临武龙须草编在不同平台大放异彩,赢得了全世界认可。20世纪50年代,临武龙须草席在德国莱比锡世界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奖,被誉为“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至今仍然是出口免检产品。2018年,在湖南(郴州)第四届特色农产品博览会上龙须草席荣获“金奖”,并认定为“湖南老字号”。如今,胡晓琴用40余年的创新发展,带动就业100余人,也更好地宣传了临武的非遗传统文化。
责编:龙潮辉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1天!为郴而战 为球而燃!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1日)
“湘超”郴州赛区,观赛交通指南来啦!
“郴品郴味乡村大舞台——郴州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桂阳专场将于9月14日(星期日)晚上19:30,在桂阳县龙潭街道拱极村金叶广场篮球场开赛,敬请关注!
湘超!最新赛程→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2天!“郴”风而上 “郴”霸四方!
传习录丨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海报“郴”霸全场,势不可挡!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