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南强镇龙水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为村道沿线立起一排排生态竹篱笆。不仅打造出乡村特色“标签”,留住了乡村“味道”,扮靓了乡村“颜值”,还引导村民制作竹篱笆进行售卖,开辟出一条新的产业发展路。
在南强镇龙水村,一排排竹篱笆立在路边,形成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龙水村有着丰富的竹林资源,可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如何因地制宜美化家乡?编制竹篱笆引起了村里的关注。
“网上卖要70多块钱,所以我们就考虑自己动手。既可以让群众赚点钱,也可以美化村庄。”南强镇龙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邝彦林说。
今年三月起,一场竹篱笆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就此展开。龙水村委请来村里有手艺的老师傅们前来帮忙制作,很快,一个由6人组成的制作小团队开工了。村里的老支书邹继牛是成员之一,今年72岁的他每天都干劲十足,大伙儿分工合作,拿着工具,锯竹成段,劈竹成条,再将一根根竹条交叉固定,制作成竹篱笆。在大家的巧手编制下,一天能完成7个竹篱笆。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个个美观的篱笆围栏呈现在眼前,与干净美丽的村庄相得益彰,别有一番“田园风味”,目前全村已完成四公里的竹篱笆围栏。
邝彦林介绍,他们按50块钱一个进行出售,目前已经有三个村向他们进行了采购,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应该可以提高两万多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如今,小小竹篱笆不仅扮靓了乡村,也为村民织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我们村是有四五百年历史的古村,在之前一直没有重视、保护,没有修复。今后我们打算把它修复出来,保留古风古韵古色的味道,把村庄建设得更漂亮、更宜居 ,让村民也有获得感 、幸福感。”邝彦林表示。
南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唐志平介绍,南强镇龙水村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的山竹林来打造竹篱笆,值得借鉴和推广。目前全镇在城乡风貌提质工作中拆危拆旧两万多平方米,并计划在三年内打造万亩烟田,进一步带动的农民增收。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大湾区郴州人速归!9月20日,回郴看“湘超”,热血战长沙!
海报 | 有编!面向长沙招矿工!距湘超郴州VS长沙倒计时3天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牢记嘱托奋进征程丨创新发展新答卷——郴州系统性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本周六,郴州VS长沙开赛时间调整
抢票啦!9月20日郴州主场VS长沙
郴评:实干作答
红色传承新答卷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