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 近日,与“二阳”相关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有报道称,部分城市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自2023年第17周(4月24日)以来,新冠病毒感染已连续三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
“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同时,他提醒,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何“对症用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对此进行梳理,形成专家共识,对发热、咳嗽、腹泻等常见症状给出了权威、细致的指导。

责编:龙潮辉
来源:央广网
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举报邮箱开通——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0日)
三湘时评|乌镇峰会,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
“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7日)
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三联单”,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
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胡湘平|湘超: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这些作品获奖↓↓
今天的封面人物,是他们!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