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现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967种,将对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耗材开展集采
2023-05-19 06:20:25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青年报 | 编辑:龙潮辉 |          浏览量:7912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据介绍,到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4592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36243万人,居民医保人数98349万人。

财政补助总额达6000亿元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介绍,2018年到2022年,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分别达到80%和70%。农村低收入和脱贫人口的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医保助力近1000万户贫困居民脱贫。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年度总收入由2.14万亿元增至3.09万亿元,年度总支出由1.78万亿元增长到2.46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有所结余。财政每年对居民参保缴费人均补助标准由原来的490块钱增加到610块钱,仅在2022年,财政补助的总额就达到6000亿元。

建立医保谈判续约机制

医保药品目录管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总数达到了2967种,品种已经涵盖了临床治疗的所有领域,广大参保患者临床用药保障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医保部门加快医保谈判节奏,推动卡瑞利珠单抗、诺西那生纳等一大批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加上报销后累计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医保部门还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上市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5年缩短至不到2年,有的新药上市仅半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

长期以来,我国的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存在虚高现象。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和医用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国家组织集采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8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现在我国药价持续上涨的趋势开始扭转,与2018年相比,2022年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19%。

去年追缴医保基金10.7亿

医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每一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胡静林表示,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国家医保局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5年来,医保部门对违法违规的医药机构处理154.3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2019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累计派出飞行检查组184组次,核查定点医疗机构384家,发现涉嫌违规违法使用相关资金43.5亿元。医保部门还联合公安、卫健等相关部门,聚焦骨科、血透、心内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药品耗材,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开展靶向式的监督,仅2022年就破获案件26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61人,追缴医保基金10.7亿。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降低群众用药负担,提升群众用药质量。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开展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的集采。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施子海:通过集采,我们开始扭转我国药价持续上涨趋势。根据相关测算,2022年跟2018年相比,我国药品采购价格指数下降19%。通过价格下降,我们有效提升了一批高质量药品耗材的可及性。比如,集采药品中,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这些高质量的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又比如,心脏支架集采后,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由60%上升到90%以上,原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开始逐步退出市场。国家层面,我们今年已经开展了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我们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主要是针对眼科的人工晶体和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适时还将开展更新批次的药品集采。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取得突破

跨省异地直接结算与老百姓看病就医直接相关,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表示,要大力推进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在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取得突破。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 胡静林: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88万家,比2017年增加了7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由2017年的不到5%,现在达到了65%,累计惠及2038.76万人次。第二是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取得突破。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有38.21万家,累计惠及了6959.91万人次的报销。第三就是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也取得进展。每个统筹区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5种门诊慢特病的异地就医费用,这5种门诊慢特病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以及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全国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也达到2.46万家,惠及人口达到了73.02万人次。

责编:龙潮辉

来源:央视新闻、北京青年报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