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融合 把加工厂搬进学校
2020-12-02 17:39:40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邝东昱 | 作者:胡涛 罗思如          浏览量:5700

我县作为全省唯一产玉的县,在全力推进宝玉石产业发展的同时,把玉石雕刻、销售、直播等纳入课堂,并且还直接将“加工厂”搬进了学校,不仅实现了产业与学业的深度融合,更是让当地专科学子实现了就近就业,精心打造本土“玉雕”工匠。

在县职业中专一号实训楼的玉石加工厂,玉石打磨声此起彼伏,20多名学生正在对手中的玉石进行仔细的清洗、打磨,在经过几十个小时的精心雕琢后,这些玉石将成为价值不菲的艺术精品。

临武县闽艺缘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工艺品雕刻师方志敏说:“这位学生就是我们在这里顶岗实习的学生,现在在我们企业方,已经拿了生活补助、伙食补助,然后这个学生是在我们这里毕业的学生,并且在我这里已经就业了,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能拿到6000块钱左右,这里就是我们福建过来的一个大师,也是我们这里车间的主厂长,他负责教学跟日常的管理。”

去年,县职业中专打破以往只授文化课,把毕业学子送到企业实习的教学模式,将临武县闽艺缘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请到学校,直接把玉石加工厂开在了学校,由学校免费提供场地,企业聘请专业教师和提供专业技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更专业的基础知识,也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县职业中专学生何美兰说:“企业方进来之后,带了十几个专业的老师过来,他们各有各的擅长,有专注于细工的,还有意境这方面的,自己做到哪一步的时候,就会去问,每一次去问都会得到一个很专业的回答。”

临武县闽艺缘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工艺品雕刻师方志敏说:“我们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学生这种学习传统手工艺的这种信心的一个提升,然后经过我们企业方的指导,他们现在又能把他们的作品变成了我们企业方的产品,又能面向社会层面去销售,所以说解决了这个产销的这个问题。”

方志敏介绍,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教学成果显著。目前,学生们已经累计完成上千件完整成熟的玉雕作品了,包括摆件、吊坠等多个品种。同时,企业还利用“互联网+”搞起了网络直播,把老师和学生的作品放在网上销售。

临武县闽艺缘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工艺品雕刻师方志敏说:“销量还可以,因为我们在从事电商这一块也在销售,电子商务这一块,还有我们直播带货这一块都在做,还有我们几个实体店都在投入运营。”

据了解,县职业中专现有在校学生1495人、专任教师127人,开设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计算机应用等6个专业。其中,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是湖南省内中职学校唯一的特色专业。2017年,该校师生勇夺第七届“郴州杯”玉石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个、优秀奖1个;2018年,该校2名学生获湖南“神雕奖”铜奖、5名学生获优秀奖、2名学生获得湖南省玉雕大师(初级)荣誉称号。今年,县职业中专还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专科学校参加了2020年第五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暨展览会。

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不仅推动了我县宝玉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推了学校专科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学子在毕业后就实现了就近就业。

县职业中专毕业生黄志飞说:“收入刚开始会比较低一些,然后后面做一年之后,从1200一下子涨到4500左右,现在做一些,奖金跟那些加起差不多6000左右。”

县职业专科中等学校校长袁金武说:“未来呢我们还是打算引进这个商家,因为我们学校建了一栋实训工厂,总共有四千八百个平方米,总共有四层,每一层我们引进一家,对接这个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服务产业。”

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这样一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专科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我县培养和输送了更多专业玉雕人才,打造“玉雕”工匠,并带动全县宝玉石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