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产销结合 打通致富路(下)
2020-11-04 17:34:11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邝东昱 | 作者:黄玲艳 胡涛          浏览量:1507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阶段,消费扶贫逐渐“升温”。作为产业扶贫的“下半篇文章”,消费扶贫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市场。今年以来,我县围绕“卖什么”“在哪卖”“谁来卖”三个关键点,通过“强引导、强实施、强激励、强推动”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为产业发展“赋能”和“注能”,从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产业发展活力。

"这个多少钱一斤?"“三块。”“你打开看一下嘛,很亮的这个莲子,你打开吃一下咯,很香的。”

这是万水乡卢市村举办的一次消费扶贫小集市现场,由于卢市村地理位置特殊,周边没有农贸市场,往年贫困户们要想销出自家农产品,光路程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万水乡卢市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蒋建生说包括我们整个万水都没有市场,要走到楚江,蓝山那边去卖,到临武(县城)那边去卖。”

那么,如何破解农村地区的销售难题呢?为此,我县大力鼓励帮扶单位来助销扶贫农产品。同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及其他信息交流平台,随时推介本乡镇特色农产品,规定全县每个帮扶单位每月必须入村开展一次消费扶贫活动。

村民卢意文说:我以前都没想到这么方便,在家门口都可以卖这么多产品出去。”

万水乡卢市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蒋建生说相当好的效果,因为我们这里的贫困户基本上收入(年人均)都到6000多元,好多都2万多元,现在又搞了几个合作社,他们自己又勤劳,再打点零工,收入相当可观的。”

从外出卖农产品,到家门口销售农产品,贫困户不仅销售渠道拓宽了,而且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村民卢当凯说一天卖了几百斤,很好吃,就是在家里卖米,不用出门了,以前是几十斤,现在卖到几百斤。”

村民卢意文说“像这个米豆腐卖了一大筐,100斤左右。这个香米,8块钱一斤,卖了有200斤,今天还可以,收成有2000多元。”

这只是我县消费扶贫的渠道之一,县扶贫办还通过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域内、域外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通过县供销e家及县内其他电商企业网络销售渠道,积极推广和销售扶贫产品,努力拓宽“消费扶贫”渠道。

县扶贫办副科干部宁丽清说我们充分利用现在这个网络经济的机遇,我们发展了一些抖音、淘宝,还有一些像芒果云超市这些直播平台,利用这些直播平台,使它们成为我们贫困户农产品增收的一个'钱袋子'重要渠道。”

在县供销e家的一楼大厅,这里罗列着数百种农产品,而扶贫农产品就有300多种,占了40%以上。

临武县供销e家执行经理黄溪说这个扶贫企业我们是发展一家稳定一家,一家家去积累下来的,最开始这里建的时候,我们只有10来家企业入驻,现在的话可能发展到300多家比较稳定的扶贫企业。”

县供销e家拥有村级网点200多个,今年首次开通了主播带货扶贫农产品,为临武消费扶贫助力。今年以来,我县共组织认定扶贫产品20个、产品总价值1.6亿元,涉及供应商6家,组织全县各单位、爱心人士下村组开展消费扶贫200多次,覆盖贫困人口18000多人。

县扶贫办副科干部宁丽清说今年我们消费扶贫在省里认定的金额就有将近700万元,这个消费扶贫带动、帮扶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执行“四个不摘”的要求,抓好三个落实,做大做强,产业和就业两大引擎,建立、健全防贫返贫监测机制,确保所有贫困户百分之百稳定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将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相结合,熔炼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带领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