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探花园
2020-10-16 15:42:24          来源:通讯员投稿 | 编辑:蒋淑芬 | 作者:周坚韧          浏览量:2796

秋分后,天凉了。雨也似乎多了起来,好像是在弥补夏季干旱带来的损失。

周六的下午,我又来到环城南路旁的探花园。探花园是县里前些年打造的一座袖珍公园。因为离临武明朝探花曾朝节的故里曾家山不远,也是为了注入文化内涵,所以取了这个名字。

(资料图)

打开车门,一股浓浓的桂花香沁入心脾,令人精神一振。公园令我喜欢的原因是在它的安静与乖巧。基本上是依原来的地形而建,除了两间房屋外,人为的痕迹不多。只是修建了一些游道,游道依山势起起伏伏,婉延曲折,互相连通。公园里还种了很多树,有桂树,银杏,有成片的紫薇……紫薇花是临武的县花。大约十年前,县里开展了评选县树、县花活动。呼声很高的是樟树和杜鹃花。但因为与市里的市树市花相重复,又与其他很多县的县树县花相雷同,最后被否掉了。选择了红豆杉和紫薇花为县树县花,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吉祥寓意,也算圆满。我形容紫薇花是“长对烈日颜不改,盛夏也是满眼春”。

(资料图)

细雨纷纷,天空布满铅色的云朵,云朵很低,仿佛可以触摸。远处的整个西山山脉,全部被雾气笼罩,显得神秘而高贵。

探花园的入口处,立着一座四面牌坊,上有“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字样。临武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故事数不胜数。但对于临武人来说,似乎对于明朝后期的这段更熟悉,更津津乐道。这段时间里,临武人刘尧诲官至兵部尚书,被皇帝赐“太子少保”封号。临武人曾朝节考取探花,官至礼部尚书,被赐“太子太保”。两人道德文章,恤民情怀,经口口相传,流传千古。同朝两尚书的荣耀,让临武人引以为豪。这段时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衡阳遇匪,被刘尧诲的义子刘明宇相助。为了感恩,花了一个月时间,特意绕道来临武,游龙洞,观旧城,走古道,赏凤岩,写下了两千多字的精美游记,为临武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徐霞客经过的路线,就在探花园侧面挂榜山下的古道上。每每至此,竟然能感受到古风习习,文气淼淼。

(资料图)

小时候,曾在县城住过。远远地望挂榜山,觉得很遥远,那是因为年纪跟交通的缘故。长大后,知道挂榜晴岚是临武古八景之一。现在,随着环城路的贯通,这里已经是城市边缘,挂榜山成了探花园的一部分。沧海桑田,在不经意间,世界已经改变了许多。

探花园里有一眼探花泉清澈甘甜,它长年四季水流不断,给整座公园增添了灵动与韵律。在泉水的后面,有一条小路直达山顶,小路没有整修完全,是原始状态。但不影响你的心情,反而会更加美好。沿着这条路走到山顶,左边是西山为屏,前面是县城繁忙。沙溪河水流潺潺,武水河屈向东流,一幅山水画尽收眼底。

秋雨入骨,打湿了头发与衣襟。走着走着,遇见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撑着雨伞,缓缓而来。相遇时,我们相视一笑,算是打了招呼。也许是心有灵犀,怕说话声,打扰了这份难得的轻松与安宁。

灰色的天空下,几只鸟在展翅高飞。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实,人就像这些鸟儿一样,你无法永远离开世俗,但可以暂时忘却烦忧。只有这样,才会抑制冲动,减少欲望。经常来探花园走走,可以增加饭量,降低血压。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探花园永远在城市的外面。

责编:蒋淑芬

来源:通讯员投稿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