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农村 打赢脱贫攻坚战】 科学防治病虫害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2020-10-14 18:27:04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龙潮辉 | 作者:黄玲艳 胡恒珲          浏览量:1546

为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科学防治”、“绿色防治”举措,重点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顺利实现秋粮丰收和全年粮食目标任务。

每年的9月底至10月上旬是晚稻的破口抽穗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这段时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来到水东镇水东村,利用无人机对近四百亩晚稻开展病虫害防治喷洒作业。眼前这种大型无人机,每次作业可一次性装载15公斤的农药制剂,一天的作业量在两三百亩左右,效率高效,是人工作业的四十五倍。

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建祝说:"水东这个晚稻主要是以稻飞虱为主,稻飞虱主要是以褐飞虱,我刚刚到那个田里面看了下,这个褐飞虱的发生也是中等偏重发生,也算是比较严重的。还有一个,这个地块是水稻稻曲病的重发地,我们就为了预防稻曲病的发生,就在水稻破口和扬花期就给它搞一个(防治),既防治稻飞虱又防治稻曲病。"

今年,全县计划种植晚稻面积约9.8万亩,受前段时间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迁飞性的害虫频发。从9月底开始,县农业农村局先后在水东、武水、花塘等五个水稻生产重点乡镇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实现稳产、保产。

"这个是全降解环保(粘板),是用来防治斜纹夜蛾和小菜蛾,这是一个粘板,这是物理防治的一个方面,对我们种香芋的来说,提高香芋的品质,防止虫害的发生是非常有效。提供的技术方案就是一亩25块左右,不超过25块,然后你插下去的时候就是刚好到香芋的上面高出十公分左右就最好。"

在舜峰镇贝溪村,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当地农户开展香芋的病虫害防治,他们要赶在香芋成熟上市前做好最后一次防治工作。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农技人员采用的是绿色生物防控,利用昆虫对颜色敏感的特性,对其进行诱捕。

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建祝说:"它就是利用昆虫的趋黄嘛,它喜欢黄色的,看到亮黄的东西就会扑过去,对黄色比较敏感,所以就利用黄板这个东西,才用粘的,就把昆虫粘过去。"

贝溪村种植香芋面积近500亩,今年,县农业农村局首次在基地开展绿色生物防控试点。通过生物防控,取代以往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每亩香芋田不仅可以节约近一百块钱的成本,产量也大大提高,亩产预计可以超过四千斤。

舜峰镇贝溪村支书、主任陈林兵说 :"原先是靠喷洒药物来防治病虫的,第一个是杀死病虫的同时它也杀死了病虫的天敌,还有一个成本也加大。另外一个它还是有少量的农残在这个香芋里面。原先防虫这一块,大概是150(每亩)左右的成本,现在用了这个环保的防虫以后呢,降低了成本大约在100块左右,现在只有几十块的成本。"

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建祝说:"绿色防控就是用物理防治,然后就生物防治,利用他的天敌来防治,实在防不了了,再用化学防治。我们绿色防控的话就采取低毒、低残留,要么就是生物制剂,这样就既可以提高香芋的品质,又可以减少农药残留这些。"

今年,县农业农村局先后投入近90万元,通过积极开展监测调查、科学防控等,有效地遏制了病虫害在水稻、香芋、柑橘、玉米等农作物地蔓延,为全县粮食丰收、丰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飞雄说:"下阶段,我们还是要加强测报工作、调查工作,我们计划采购一些调查的设备,一些监控设备,这样就把那个虫情,它的发生、发展的趋势,一个动态,我们做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为我们选准科学的用药时间,提供决策。第二个,我们还是要保障农药、应急药品的储备,我们能够做到及时的防控。"

农业农村局通过科学、绿色的防治措施,不仅降低农残,节约成本,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责编:龙潮辉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