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我县中小学生近视率达到50%
2020-06-03 17:42:55          来源:临武融媒体中心 | 编辑:龙潮辉 | 作者:郝建波          浏览量:2194

近日,县妇幼保健院抽样调查统计,我县小学生近视率超过25%,初中生近视率达到56%。县妇幼保健院眼科对县三中初一和初二学生进行视力筛查时发现,初一学生视力〈1.0人数不良率达55.4%,初二达到66.7%。那么,造成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又该如何预防呢?

县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副主任周鹏程说:“平时少看手机,少玩电脑,少看电视,每天到户外活动两个小时。”

一大早,县妇幼保健院眼科接诊室就挤满了人,来看眼科门诊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还有一部分家长是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的,人多的时候等候预诊的队伍排到了大门口。

县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副主任周鹏程说:“每天的就诊人数大概20到30人,一般双休是人数比较多,达到40到50人,病人的视力差主要的原因是屈光不正引起的,像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

接诊医生周鹏程告诉记者,学生近视主要是学习压力大,连续用眼过度,看电视,玩游戏导致。接诊过程中,医生就遇到过一位13岁的初中生,假期里每天游戏不离手,久而久之引发了视力功能障碍。

学生陈卓飞说:“我现在的近视是两只眼睛都是0.3,不方便的就是看不清黑板,学习起来很吃力。就是因为总是看电视玩手机这些,就是看得蛮久,一两个小时嘛。”

县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医生周常莉说:“近视最高的有500-600度,因为到600度的话就是属于一个高度近视,我们高度近视的话就会影响一些疾病,或者说后天的话他会有一个遗传,所以说从低度近视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干预。”

小学一年级戴眼镜的学生寥寥无几,到了三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明显增多,而到了六年级,戴眼镜的孩子几乎占了全班,甚至全校的近半数,这是近日记者在县三中走访了解到的情况。

眼科医生周常莉告诉记者,三年级以后,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作业量增多,跟一、二年级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书桌面前,久而久之,好的用眼习惯被丢掉。同时,家长们更多注重作业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对孩子用眼习惯的监督。

县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医生周常莉说:“到三中做了一个视力筛查工作,将近做了16个班,16个班的话大概就是1100多个人左右。 按现在我们筛查的数据来看,一个班的话大概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是有近视的,所以说现在这个近视防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状。”

班上学生越来越多“近视眼”让老师们忧心忡忡,学生的视力问题也严重影响到学习。调查中,县妇幼保健院眼科配镜机构的专业人员周常莉认为,学生近视以三年级为分水岭,三年级以下青少年眼睛主要以弱视为主, 12岁之前有治愈希望,而三年级以上则是以近视为主。

县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医生周常莉说:“这个近视主要大方向还是两个方向,有一个是先天性的,因为先天性遗传的话会导致一个近视,另外的话后天比如说我们平时一个用眼习惯不规范,最主要是现在这个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比较久。第二个就是户外活动比较少,还有就是我们现在学习中小学生学习这一块,学习压力比较重,他们写作的姿势,姿势不当的话也会引起一个近视的发生。”

记者了解到,为了预防学生近视,目前我县所有小学每天都会组织学生定时做眼保健操,每个学期的身体检查必定有视力检查。而且,各学校都保证了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孩子走进运动场。那么,作为家长,在预防孩子近视方面,又该如何做呢?

儿童青少年要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孩子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儿童青少年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有眯眼睛的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眼科部门或专业配镜机构做视力检查,抓好预防,控制孩子视力下降。预防中小学生近视必须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减少中小学生不良视力率,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的童年少一份“负担”。

责编:龙潮辉

来源:临武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