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镇南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连日来,该乡干群齐心,赶时间、抓进度、战高温、保丰收,打好抗旱攻坚战。
地鱼塘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常年内水不足,外水难引,随着旱情加剧,村民生活饮用水出现了困难。
村民王华兵说:“现在我们村饮水相当困难,大部分人都出去租房子住了,留下一些老人家,行动不便,都在挑水喝。”
为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该村发动干群寻找水源,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在地鱼塘村的山坳里发现了一口天然泉水。找到水源之后,支村两委又召集村民自筹资金、安排施工方案,预计开挖凿洞全程280余米,预算资金投入50余万元。
地鱼塘村村委委员王石保说:“现在我们村里准备搞这个水源,村民的积极性很高,解决这个问题以后,人畜饮水是没问题了,还可以灌溉百余亩耕地。”
镇南乡佛祖村拓拼公司承包的150余亩中稻也受了灾,稻田开裂,水渠断流,成片的稻田成了枯草。为缓解旱情,该村组织村民实施人工流动水车送水,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和保障产量。
拓拼公司有机稻基地技术人员黄连军说:“我们现在这里150亩地的水稻,面临干旱的一个情况,我们现有的一个方式就是用流动水车来进行灌溉。在镇南政府的一个大力支持下,给我们支援了一台水车,我们自己也有备置了一台水车,两辆水车同步的进行灌溉。
责编:龙潮辉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