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瑶乡华荫村的布袋木狮舞,是瑶民在长期迁徙生活中结合生活实际衍生的一种道具舞。近年来,当地人通过各种方法,全力挖掘布袋木狮舞文化,让布袋木狮舞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8月15日,西瑶乡华荫村的布袋木狮舞又活跃了起来,一大早,演员们穿戴服饰、准备道具,为演出做着充分的准备。一张凉席,一层红布,一个简单的舞台便搭建完成,华荫布袋木狮舞就是在这样的舞台上传承了500多年。
布袋木狮舞团副团长陈国燕说:“我们布袋木狮子舞总共有几十个变法动作,现在我们只挖掘出来二十多个,比如说船、狮子会客、狮子洗澡、狮子睡觉,还有后面有几十个,我们要尽我们最大努力挖掘出来,传承下去。”
与以往不同,今天演员们表演的对象大多数都是本村村民,目的就是唤起他们的非遗文化保护意识,让布袋木狮舞能够代代相传。
布袋木狮舞团副团长陈国燕说:“我们现在布袋木狮舞存在的问题就是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养家,现在我们的年龄平均有五十岁左右,所以对挖掘布袋木狮舞来说,存在很大困难。还有就是经济来源,从这个表演方面、排练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华荫布袋木狮舞于2019年被确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布袋木狮舞团通过演出、开班培训以及非遗活动展等方式扩大知名度。下一步,布袋木狮舞团将继续挖掘整理舞蹈动作,建立和完善舞蹈动作资源库,并积极与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努力成为西瑶绿谷观光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责编:邝东昱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