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2日讯(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梁辉 田晶晶)近来,湖南雨水丰沛,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记者今天从湖南省人民医院获悉,该医院急诊一科最近两周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韩小彤教授介绍,每年5~7月是毒蕈中毒的发病高峰。今年6月以来,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0名蘑菇中毒患者分别来自永州、邵阳、岳阳等地农村。这些中毒者误食的灰花纹鹅膏菌、裂皮鹅膏菌和假褐云斑鹅膏菌都是湖南地区最常见的毒蘑菇。有些人是在出现不适一两天后才到医院就医,由于病情危重转到长沙,其中不少人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更严重者还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全身多脏器衰竭,救治时间较长,救治难度也很大。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陈作红教授团队制作的常见毒蘑菇图谱。)
韩小彤强调,毒蕈中毒的救治关键在于尽早清除体内毒素,包括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措施,血液净化治疗清除毒物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早进行毒物清除,治疗效果越好。一旦食用野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最好带着吃剩的蘑菇或者蘑菇照片就诊,以便专家对蘑菇种类和毒性进行鉴别;另外,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千万不要因为恶心、呕吐等不适减轻就掉以轻心,因为胃肠道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肝、肾功能损害。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陈作红表示,蘑菇形态千差万别,对于非专业人士,往往无法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也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能将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区分开来。因此,为避免蘑菇中毒,老百姓最好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专家建议:在毒蕈中毒事件高发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中毒高发季节,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如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平台发布蘑菇中毒防治知识,将防控知识宣传到每家每户和幼儿园、中小学校;同时加强医疗机构及临床医务人员对蘑菇中毒诊治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毒蕈中毒病死率的关键。
【相关链接】
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现状
毒蘑菇又称毒菌或毒蕈,属大型真菌类,误食可引起急性中毒。我国目前存在的毒蕈有500余种,其中毒性极强可致死的有30余种,呈现地域性、季节性发病,常有家庭聚集和群体性发病的特点。部分品种中毒病死率高,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鹅膏菌属品种中毒病死率高达 80%。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
毒蕈(毒蘑菇)中毒在临床上有7种类型: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光过敏性皮炎型,其中以肝损型最为严重。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中毒始发表现,随后可因摄入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产生不同的靶器官损害,甚至衰竭而死亡。目前,临床上针对毒蕈中毒的毒素尚无特效的解毒剂。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龙潮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向新而行|中国“新三样” 造福全世界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2日)
神曲助力“湘超” 家里有“矿” 不服来战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1天!为郴而战 为球而燃!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1日)
“湘超”郴州赛区,观赛交通指南来啦!
“郴品郴味乡村大舞台——郴州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桂阳专场将于9月14日(星期日)晚上19:30,在桂阳县龙潭街道拱极村金叶广场篮球场开赛,敬请关注!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2天!“郴”风而上 “郴”霸四方!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