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耕地逐渐撂荒,不仅造成耕地资源浪费影响粮食安全,还加剧了农村空心化。一时间,农民变农民工,耕地变荒地,乡愁亦随之变得越来越淡。
“乡愁要浓起来,首先就要把地种起来,把人吸引回来,切实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
水东镇,镇域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共91个自然村,截至2020年底抛荒面积达6000余亩。这是该镇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县耕地保护政策,多措并举开展耕地抛荒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的又一战略目标。
今春以来,该镇实行党政同责制度,压实“驻村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组、村定员干部包户”监管责任,使每寸耕地有落实。同时,将耕地抛荒治理补助政策宣传到户,耕地抛荒治理复耕200元/亩、复种100元/亩;种粮大户30亩以上连片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50-200元/亩、水稻种植100元/亩、玉米种植100元/亩。
此外,水东镇积极探索,主动出击打好“服务牌”,为辖区种植大户牵桥搭线,推进土地流转,做好种植大户与村委、农户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为拓宽抛荒治理渠道,我们与邻近县市区种植大户对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或种植大户承包抛荒地块。”该镇党委书记贺召鹏介绍道,“如此一来,既积极壮大了农业种植和生产,又大力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和粮食生产能力。”
自抛荒治理以来,水东镇共计抛荒治理5000余亩,新增双季稻种植面积1200亩,新增烟稻轮作面积700亩,新增大豆和玉米等粮油作物种植面积3100亩;引进周边县市区种植大户3户,承包抛荒地块898亩;预计复耕复种耕地农户可直接增收450元/亩,不种地的农户因土地流转被动增加收入120元/亩。
“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沉睡’的土地苏醒了,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户人影绰绰了,漫山遍野返绿了,那幅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秋收图景自然也就丰收在望了。家乡美了群众富了,乡愁还会遥远吗?”谈及可期未来,该镇党委书记贺召鹏眉开眼笑。
责编:蒋淑芬
来源:通讯员投稿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致常德兄弟
向新而行|中国“新三样” 造福全世界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2日)
神曲助力“湘超” 家里有“矿” 不服来战
海报 | 湘超郴州主场揭幕战倒计时1天!为郴而战 为球而燃!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1日)
“湘超”郴州赛区,观赛交通指南来啦!
“郴品郴味乡村大舞台——郴州乡村才艺大比拼活动”桂阳专场将于9月14日(星期日)晚上19:30,在桂阳县龙潭街道拱极村金叶广场篮球场开赛,敬请关注!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