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2月27日讯(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李承夏)记者今天从省农业科学院“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三一工程”)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三一工程”在33个县市示范基地开展了以水稻为核心的粮食种、养5种模式规模化示范,核心示范片面积7.8万亩,辐射面积208万亩,全年项目区较2020年累计增产粮食20.9万吨,新增经济效益4.3亿元。
据介绍,2021年是“三一工程”滚动实施第二阶段的开局之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精心组织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水稻所等6个协作单位和长沙、醴陵、岳阳等33个示范基地,开展了“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超级杂交中稻+马铃薯”“春玉米+一季优质超级杂交晚稻”“优质超级杂交稻+养殖(鱼虾等)”5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此外,2021年还育成或筛选出了杂交稻、马铃薯、春玉米等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新品种,因地制宜开展有关模式的配套技术研究,研创出8项高产绿色栽培技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会上还介绍了“三一工程”科技攻关取得的其他系列重大突破。包括创新和完善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创制了一批突破性新种质,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新组合亩产最高产量达936.1公斤。此外,率先培育的镉低积累水稻新品种在湘阴进行大面积示范,全部达到预期目标。
据悉,目前,省农科院与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建立了科研服务产业发展的联系机制,已将今年“三一工程”目标任务分解到33个县,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省一级建立了86人的(其中高级职称59人、博士40人)专家服务团队,3月初将奔赴生产一线,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次,打赢春耕生产第一仗,努力实现全年服务面积200万亩,每亩增产200斤、增效200元的目标。
责编:龙潮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大湾区郴州人速归!9月20日,回郴看“湘超”,热血战长沙!
海报 | 有编!面向长沙招矿工!距湘超郴州VS长沙倒计时3天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牢记嘱托奋进征程丨创新发展新答卷——郴州系统性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6日)
本周六,郴州VS长沙开赛时间调整
抢票啦!9月20日郴州主场VS长沙
郴评:实干作答
红色传承新答卷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