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水:小脆枣 大产业
2020-04-29 18:33:31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陈剑 | 作者:刘娟娟 谭博中(通讯员)          浏览量:8919

近年来,武水镇充分利用城郊区域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脆枣特色小水果农产品,通过扩大基地种植面积,完善基地建设,吸引贫困户参与其中,让脆枣成为村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像这个内头芽的话,这个是不能要的。如果长出来的话,它长的太高主要是影响树的采光、透风这些,都要抹掉。还有像这个外围的芽不能留的太多,像每一根树枝,只能留一根枣头,给来结果,像这个太多都要梳掉。”

在车头村昌达脆枣猪场种养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除草、抹芽,一派繁忙的景象。正在认真学习脆枣抹芽技术的这名贫困户叫骆满兴,花塘乡下骆家村人,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常年需要人照顾,不能外出打工的他来到了合作社务工,一个月的收入有3000元左右。

贫困户骆满兴说:“现在做些脆枣抹芽、除草这些,老板对我很好,经常可以回去照顾好父母,相信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今年一定要脱贫。

合作社的负责人陈海强是一名80后小伙子,发展种养殖以来,陈海强一直实行猪、沼、果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因为果树使用的是有机肥,因此产出的果子品质高,口感好,深受市民的青睐,合作社的规模也因此越做越大。

昌达脆枣猪场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海强说:“合作社涉及到有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脆枣种植,第二大板块是柑橘产业,第三大板块是生猪养殖产业,到2019年底总投资一千三百多万元。”

脆枣不仅容易管理,而且经济效益高,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陈海强以脆枣基地为平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2019年合作社就对接了30户贫困户。

贫困户邓友国说:“在这里做事当然是好咯,自由。如果天晴我就来,下雨就不来,吃住都是他们(老板)包的。60块钱一天,做一天算一天,今年一定要脱贫。

除了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平台,合作社还和20户贫困户签订资金入股合同,每户贫困户入股5万元,每年最少有3000元的分红,这样一来,贫困户脱贫致富就有了保障。

贫困户蒋国万说:“去年我在合作社入了几万块钱股,每年都有几千块钱分红,这样很好,为我的家里增加收入。

目前合作社正抢抓农时,做好脆枣基地管护,如今,陈海强的脆枣基地每天都有10多名工人做事。采摘季节,合作社每天的务工人员可达60多人。

 如今,规模化种植带来的聚集效应不仅让陈海强的脆枣火了起来,也成了武水镇脱贫攻坚的一张特色名片,小脆枣真正长成了大产业。


武水镇副镇长谭博中说:“今年武水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上,依托昌达脆枣合作社、欧通合作社等特色农产品合作社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增加就业岗位,让贫困户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增收,确保2020年武水镇所有的贫困户都能够稳定脱贫。

小脆枣,大产业,我们也希望陈海强的脆枣能够走出临武,成为临武特色农业的另一张靓丽名片。

责编:陈剑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