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里的美食:三代人一碗湿面一个味
2019-10-22 18:42:15          来源:临武新闻 | 编辑:倪睿彤 | 作者:胡涛          浏览量:10293

巷子里的美食,寻找地道口味。手工面因为现柔现煮,如今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在我县有一家手工湿面馆,它历经35年的时光变迁,做出来的湿面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味道,代表着我们当地独特口味的同时,也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在临武大道这家30多平米的面馆,每天凌晨五点半,面馆准时开门,35年口味没变,老板已经换了两茬代。

饥饱湿面馆第二代传人 邓国斌:我父亲他是城镇居民,84年自创出来的一种湿面,也可以说临武差不多最早的,84年开始的。从父亲手上接下这份工作,邓国斌同湿面共舞已二十多年。因为顾客多,为了守护好老牌子,邓国斌和弟弟、弟媳一起打理门店。饥饱湿面馆第二代传人 邓国斌:我弟弟就是做面条,我就是配料,我弟媳就是煮面条。

店铺二楼这个简单的工作台,是每天面馆揉制面条的老舞台。做湿面除了讲求新鲜,和面时间拿捏也很重要,一撮面团来回至少要揉捏数百个回合。同时,面团切片厚度不能超过5毫米宽,这是父亲教导的经验。

做好湿面还有的奥妙,那就是码子。用旺火熬制牛肉、猪肉和新鲜油渣,这样的搭配最让湿面出彩,也是老店几十年不变搭档。饥饱湿面馆第二代传人 邓国斌:肉啊、作料这些都是早上临时搞的,面条也是早上做的,新鲜就是说,没有隔夜的东西。湿面在旺火中煮沸,伴上葱花、酱油,同高汤与码子相逢,这是临武人最喜欢的晨曦味。

 食客 胡懿:

这个店子我从小吃到大,味道一直没有变,我很喜欢这个味道。饥饱湿面馆第二代传人 邓国斌:客流量都是老顾客,就是说郴州有时候回来的,也是到我这里,慕名来的也很多,有的去广东了,回来也是到我这来。三十多年的变迁,城市发展极速,湿面馆几经搬迁。不过,无论在哪儿,35年来,追逐手工湿面的市民却在成倍递增。如今,为了照顾食客的味蕾,面馆也在县城开了分店,店铺多了,三代人在守住初心的路上,却始终坚持一碗面一个味。

饥饱湿面馆第三代传人 邓圣辉:

我们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因为它代表的是临武的一种口味,也是临武人的一种记忆,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发扬下去。

责编:倪睿彤

来源:临武新闻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