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校长宾步程手书了《汉书》中的一句成语——“实事求是”,悬挂在岳麓书院讲堂。此时,毛泽东正寄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从宿舍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书院的匾额。
在日后的革命岁月里,无论是对农民运动的亲身实地调研,还是被撤职后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始终从中国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并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名篇章。革命队伍的壮大,印证了毛泽东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是正确的。
1943年11月,在延安的中央党校,为了给学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全校师生参加修建了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大礼堂。将要竣工时,党校的同志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题写的正是——“实事求是”。
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毛泽东基于中国革命的实践进行了哪些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 中央档案馆联合制作)
责编:邝东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举报邮箱开通——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0日)
三湘时评|乌镇峰会,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
“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7日)
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三联单”,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
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胡湘平|湘超: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这些作品获奖↓↓
今天的封面人物,是他们!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