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旧址。83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连续9天在这里做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讲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进逼,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而中国军队取得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后,“速胜论”又流传一时。抗日战争的进程究竟会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为了初步总结全国抗战的经验,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持久战的方针,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从理论上指导全国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决定写一部论持久战著作,全面深刻地论证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凤凰山下的这孔窑洞里,也就在这张桌上,毛泽东借着一盏煤油灯微弱的光,一连八九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写作《论持久战》。在泱泱5万言的《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分析了战争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这些基本特点既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也决定了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科学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毛泽东这些清晰、精炼而符合实际的判断,回答了人民最关心而一时又看不清的问题,使全国民众对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极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
《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后来的实际发展,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责编:唐薇
来源:芒果tv
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举报邮箱开通——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0日)
三湘时评|乌镇峰会,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
“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7日)
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三联单”,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
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胡湘平|湘超: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这些作品获奖↓↓
今天的封面人物,是他们!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