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观摩,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5-10-24 15:48:17          来源:郴州发布 | 编辑:邝东昱 |          浏览量:476

2025年10月23日,郴州市“六大新行动”2025年三季度观摩暨产业链建设推进会在临武县举行

与以往跨区域、多产业地观摩不同,这场会议用整整半天时间,聚焦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参会者密集考察安能赣锋碳酸锂厂、沃尔顿电池生产线等核心项目。从锂矿采选到电池制造,从冶炼环节到配套生产,观摩路线如同一根链条,串起“资源—技术—市场”的产业逻辑。

这场“解剖麻雀式”的深度观摩,是对临武锂电产业成果的检阅,在湖南打造新能源万亿产业的赛道上,郴州正以打造全产业链构建产业优势,为全省产业链攻坚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这个会为什么在临武开?

郴州11个县市区中,临武何以成为三季度观摩会的“独选之地”?

临武的底气首先来自“躺在地下的财富”。鸡脚山探获的4.9亿吨锂矿资源,让这座湘南小城一跃成为国内硬岩锂矿储量最大的县域之一。

但资源不等于产业今年3月,临武县的湖南尖峰矿业有限公司取得自然资源部颁发的锂矿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10年,实现郴州锂矿采矿许可证“零”的突破。

湖南尖峰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湖南安能旗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采选板块。目前,湖南安能旗胜已在临武县累计投资约30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国嵬介绍,取得采矿许可证意义重大,不仅开采规模跃升,开采年限延长至10年,还新增露天开采,为锂电全产业链一体化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

资源变现关键在于项目的密度与质量。

沿着临武产业大道驱车前行,5公里范围内聚集着个投资超亿元的锂电项目:安能赣锋碳酸锂厂年产2.5万吨生产线累计产出2500吨;沃尔顿动力科技的圆柱电池生产线,是国内电池领域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科技含量在国内领先,在湖南省内首创;大中赫项目现场,220千伏专用变电站建成后将满足碳酸锂厂年产4万吨的用电需求,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

这种集群化布局并非偶然,而是临武产业链图谱招商的结果——围绕“锂矿采选—碳酸锂冶炼—电池制造”的核心链条,该县精准引进矿山机械、储能电池等配套企业。

记者在安能旗胜矿山机械设备厂项目了解到项目建成后,其自主研发的锂矿破碎机不仅供应本地项目,还可大量外销以前是捡到篮子都是菜,现在是缺什么补什么,这种靶向招商让产业生态活了起来。

这次观摩会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2022年创新实施督战机制以来,郴州已连续四年以这一“硬核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进入2025年,这一机制也不断在创新、升级。

从一季度观摩桂阳鼎新电子、桂阳家居智造城市之窗、嘉禾恒胜年产3万台针织机铸件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到半年观摩会“分县市区调研暗访+集中会议攻坚”的创新模式,再到此次聚焦锂电产业链,郴州督战机制不断创新的背后,是产业攻坚从广度覆盖到深度穿透的变化

本次观摩会最直观的变化是观摩项目首次聚焦单个产业链以往的观摩会,观摩项目往往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次,项目聚焦锂电产业更具专业性。

与会人员反映,这次看的是“门面”,问的是“里子”。在沃尔顿电池生产线,参会者不仅看产品,更追问“正极材料从哪来”“良率如何提升”;在大中赫项目现场,讨论的焦点“选矿回收率有多高”“能耗指标是否达标”。这种“全链条透视”让隐藏的问题浮出水面:临武虽已形成“采选冶造”闭环,但正极材料、终端产品等环节有待突破也面临大项目储备不足等问题。

过去怕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现在发现,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能看得清、抓得牢。产业攻坚到了深水区,分散用力不如集中突破,全面开花不如链条深耕。

长期以来,湖南县域经济存在“小而全”的同质化竞争,郴州各县市区曾在发展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上摇摆不定,结果因资源分散而收效甚微。2022年以来,郴州各县市区均对自身重新做出了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差异化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

例如,临武县的定位就是“电池产业之都、宝玉矿石之乡、特色农业之县、转型示范之城”其中电池产业之都”摆在首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县域经济要实现突破,必须聚焦特色”而非追求“全面”。


这次观摩会有什么战略意义?

这场看似常规的季度观摩会,实则是郴州布局产业的关键落子。其战略意图远超单次会议本身,而是要通过锂电产业的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从“有色金属之乡”到“新能源材料高地”的高质量发展,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支撑。

在久森新能源实验室,半固态金属锂负极电池正进行装车前的最后测试。这种电池能量密度达480Wh/kg,较传统液态锂电池提升100%,续航能力显著增强。该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首期将应用于无人机领域,未来计划拓展至乘用车市场。

据公司副总经理孙向东介绍,该电池通过金属锂负极技术与固态电解质结合,在安全性上实现突破,热稳定性大幅提升,火灾风险显著降低,同时循环寿命延长,充电频率减少,为电动交通工具提供更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背后,是郴州对“创新驱动”的坚持郴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企业与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集中力量攻克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回收利用等核心技术,塑造发展新动能。郴州传统有色金属产业“挖山卖矿”的路径依赖,正被“从0到1”的技术创新打破。

资源总会枯竭,但创新永无止境。郴州要做的,不是卖锂矿,而是卖技术”“卖标准

这次观摩会的意义,也许就在于对产业链规律的尊重。尤其是锂电产业具有“环节高度关联、技术迭代迅速”的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会导致“木桶效应”。此次观摩会刻意将矿山机械、电池制造等配套项目纳入路线,正是为了让参会者直观感受“产业链是生命共同体”让大家认识到,通过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地理邻近性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技术溢出加速创新迭代,最终形成“自我强化”的产业生态。

从临武的矿山到实验室,从生产线到陆港口岸,这场观摩会勾勒出郴州产业发展的清晰路径。它告诉我们:郴州不是被动地“去资源化”,而是主动“用资源育产业”郴州正以锂电产业为代表,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相贯通,推动具有郴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加快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




责编:邝东昱

来源:郴州发布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