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源临武客户端10月22日讯(记者 黄玲艳 邓圣立)用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领略千年非遗的魅力。临武县八完小创新性地将剪纸艺术引入课后服务,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了起来。
下午四点半,临武县八完小的剪纸课堂里,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从认识剪纸工具、学习基础纹样起步,逐步掌握折、画、剪、刻等技法。随着细碎纸屑轻轻飘落,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寓意吉祥的团花、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满载祝福的福字喜字,便一一跃然纸上,焕发出灵动生机。
美术老师黄丽霞介绍,孩子们先要理解基础纹样,从简单形态刻画入手。复杂纹样需先用刻刀精雕轮廓,再用剪刀剪出整体外形。掌握刻刀的力道是初学者的普遍难点,针对这个情况,老师会进行手把手示范,或借助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用力感觉。
学生邓伊婧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能够独立创作民族主题剪纸,觉得它非常有趣,充满意义。初学不久的学生何若兮同学则表示,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部分基础形状和生肖剪纸,她表示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更多技法。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作为中国汉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一把剪刀,一把刻刀,千剪不断,线线相连,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在这方寸之间,通过灵心巧手被细腻刻画、生动呈现。
2024年2月,临武县八完小成立剪纸艺术工作坊,作为学校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工作坊以“剪纸剪乐趣”为总教学目标,将非遗知识融入课堂,从认识“团花”“对称剪”等基础技法,到掌握锯齿纹、水滴纹等精细剪裁,通过老师手把手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领略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剪纸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技艺,更了解了背后的历史故事、民俗传说,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在团队协作创作中,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审美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碰撞的火花。
黄丽霞说,目前剪纸课堂共有30名学生,每周安排五节课程,三年级的学生以学基础为主,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则会慢慢增加难度,尝试剪一些复杂的纹样。
“将剪纸非遗引入课后服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锻炼了学生动手与审美能力,更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亲近传统文化,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与匠心。未来,学校还将继续探索更多非遗课程,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临武县八完小副校长邝大斌表示。
编后语
责编:黄玲艳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CMTE资讯 | 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参观报名启动,预约你的观展密钥!
19:38开票,郴州VS娄底,错过要等一个月!
“趵突泉靠水泵才能喷涌”系谣言——今日辟谣(2025年10月21日)
玩技术的,学技术的,都看过来!
“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系误区——今日辟谣(2025年10月20日)
编造“新娘向摄影师发涉黄信息”谣言者被行拘——今日辟谣(2025年10月17日)
好评中国丨全链条“手拉手” 共护粮丰民安
好评中国 | 以文明建设绘就城市新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