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瑶:稻草“舞”龙 匠心传承乡土根脉
2025-09-18 16:03:59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芳 | 作者:邓圣立          浏览量:208

龙源临武客户端9月18日讯(记者 邓圣立)在 “郴品郴味 舞动潇湘”2025 年湖南省乡村龙狮争霸赛中,临武县将举行非遗和参赛队伍巡游活动,西瑶乡的草龙将以“特别表演”身份参加巡游和开幕式,为观众呈现一场独具乡土风情的文化盛宴。近日,村民们以稻草为“骨”、以巧手为“魂”,将深厚的乡土记忆与文化传承编织进每一节龙身之中。

晚上七点,在西瑶乡界头自然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编织草龙,松散的稻草在指间翻飞,逐渐汇聚成规整的龙身与威严的龙首。草龙全长约32米,分为11节。

界头自然村的草龙编织技艺可追溯至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工艺极为考究,村民们专选当年收割的中稻稻草,这类稻草生长周期长、秸秆粗壮、韧性强,不易发霉虫蛀。在整个编织过程中,龙首与龙爪是最为复杂的部分。龙首需立体塑形,村民先用竹篾扎出框架,再将稻草紧密缠绕,确保草龙既具立体感,又不失威严气势,整条龙身需要300多束稻草。

界头自然村村委委员袁伟灵介绍,编织草龙,是一项讲究默契与技巧的传统手艺,需要多人协作。在这方面,长辈们经验丰富,年轻一代则在传承中相互学习、接力守护。整个过程从龙头开始,继而龙身、龙尾,一节一节地编织。稻草是该乡最“土”的物件,家家户户都再熟悉不过。用它编成草龙,不只是手艺的传承,更是把“乡土根脉”一针一线编织进去。无论走得多远,只要看见那跃动的草龙就能想起家乡的田野和家乡的亲人。

大赛当天,这条草龙将在巡游环节亮相,以灵动姿态穿梭于人群中,向观众展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村民们希望借助这一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的文化底蕴,使这门“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和大赛里的布龙相比,我们的草龙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袁伟说道,“布龙华丽夺目,用的是绸缎彩灯,讲究一个‘亮’字;而我们的草龙朴素自然,用的是田间地头的稻草,追求一个‘真’字——真材实料,真功夫,真感情。布龙舞动靠的是轻盈灵动,而草龙舞起来,靠的是众人心意相通、默契配合。稻草有分量,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腾跃,都必须齐心协力,草龙有重量,每一次转身、跳跃都需齐心协力。这也像我们村里人的生活,唯有团结一心,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责编:唐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