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源临武客户端8月4日讯(记者 胡懿)武水河作为临武人民的母亲河,近年来因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2023年,临武县启动实施武水河临武段生态补水及沙溪河、河滨花园生态湿地水质净化修复工程,让母亲河重现碧水清波的生态美景。
盛夏时节,在许广高速临武互通口旁的武水河人工湿地,水竹芋、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迎风摇曳,生机盎然。从高空俯瞰,这片人工湿地宛如一台超大“绿色净化器”,持续为武水河输送优质水源。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武分局副局长黄崇标介绍,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人工湿地进行二次净化处理后,通过输送管道提升至上游沙溪河体育公园河段,用于补充武水河城区段在枯水期的生态流量。该项目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生态流量的补充与尾水的深度处理,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有效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
湿地选用种植的水竹芋、美人蕉等植物,其密集的根系网络与微生物形成协同净化机制,通过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高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使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构建起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价值的复合系统。
黄崇标告诉记者,河流富营养化会引发藻类大量繁殖,进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受损,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与生物多样性也随之下降,最终破坏整个水生态平衡。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减轻,武水河临武段的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溶解氧含量逐步回升,水生生物种群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河流的生态承载力也将随之提升,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武水河临武段生态补水及沙溪河、河滨花园生态湿地水质净化修复工程项目,除新建人工湿地外,还包括沙溪河体育公园河段处2242平方米人工洲岛植被恢复以及2061平方米左岸河滨缓冲带修复工程。今年4月项目全面竣工后,不仅改善了武水河水生态环境,更有效缓解了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人工湿地预计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COD)79吨、氨氮10吨、总磷1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人工湿地进水和出水水质的监测,进一步健全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湿地在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功能与效益。”黄崇标表示。
责编:唐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4.9亿吨巨型锂矿的“泼天富贵”,湖南能否接住?
“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新闻舆论篇
过去七天 广东新增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预防基孔肯雅热,一图说清!
基孔肯雅,到底是啥意思?
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
湖南日报头版 | 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开幕 “黄桃+文旅”有望实现农旅双丰收
【“八一”海报】有一种情感,叫“人民子弟兵来了!”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