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良:匠心不老 木艺长青
2024-12-25 11:14:14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黄玲艳 | 作者:雷婉婷 黄玲艳          浏览量:4767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舜峰镇的古稀老人廖红良却依旧坚守着他的木工之路。他自学成才,以一生的时光雕琢着木头的灵魂,用榫卯结构编织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木匠人生。

走进廖师傅的木材加工店,店内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料和木工工具,一位身形略显佝偻,面容清癯的老人正专注地锯木、打孔、拼接,他便是廖红良。

廖红良今年70岁,由于当时农村生活艰苦,作为家中的长子,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他便走上了学木工的道路。他自学成才,从最基础的锯木、刨木开始,逐渐掌握了榫卯、镶嵌、雕刻等复杂工艺,还学会了看图纸打造各种家具。

廖红良表示,如今居住的房子是他自主建造的,并且像衣柜、床、箱子和凳子等多种多样的家具也都是由他亲手制作的。

木工技艺对每一道工序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选料要选用干透的纯天然原木,干湿程度需控制在18度左右;开料则包括锯、抛、开孔、开榫、打磨、拼装、油漆等多个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廖师傅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每一转一折、每一榫一卯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廖红良称,做一名木匠必须得具备细心与耐心。在量尺寸、抛光、锯木头这些工序上,每一项都得精心核算,唯有如此,才不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木匠是非常受欢迎的职业。农村盖房子需要搭架子,此外,做门窗、做家具、做嫁妆,还有农具、车具等多方面都离不开木匠的手工制作。由于廖红良手艺精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他定做家具。

廖红良深知,要想让家具既牢固又美观,榫卯是关键。榫卯是木制家具的主要连接方式,其特点是不使用钉子,而是利用榫卯严丝合缝地加固物件,这样不仅稳固还有独特的装饰作用。制作榫卯结构是考验木匠经验、技术和手艺高低的重要标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慢慢取代了传统手工艺创作,各种新型材料的家具也逐渐取代了原始的手工木活。然而,廖红良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积极接受现代化的工具,引进机器设备,改进传统技艺中的不足之处。

廖红良介绍说,以前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一天最多只能做出两张凳子;而现在借助机械操作,一天能够做出三四张凳子,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沉浸在与木头“对话”的世界里,廖师傅一做就是50多年。他的“百宝箱”里装满了凿子、斧子、锯子、角尺、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现在,仍然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找廖师傅定制家具和学习手艺。在过去的年代,一代代木工匠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和永不停步的精神,不仅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悄然改变着当地的面貌。

编后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廖师傅用他古稀之年的坚守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匠心独运。他用双手讲述着一段跨越时代的匠心传奇,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木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责编:黄玲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