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老行当已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仍有那么一些老手艺人,怀揣着对传统的坚守与热爱,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我县就有这样一位补鞋匠,三十载春秋,她始终坚守着这份老行当,用一针一线,在街头巷尾为人们修补着脚下岁月的痕迹。
一大早,在县城东云路十字路口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补鞋匠邝兴连已经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
只见邝兴连熟练地拿起一只破损的鞋子,先用锉刀整理好破损部位,然后将鞋子架上补鞋机。一手稳住鞋子,一手摇动机臂,每一个动作都专注而熟练。上线、缝补、粘后跟,在她的巧手下,一双双破损的鞋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邝兴连今年65岁,老家在南强镇杉树脚村,她勤劳肯干,还有一双巧手,擅长缝缝补补。1993年夏天,她和丈夫离开老家来到临武,开始了摆摊补鞋的生涯。
邝兴连告诉记者,不同的鞋子修补的方法也不一样,80、90年代补的最多的是解放鞋,现在经常补的是皮鞋、布鞋、棉鞋,而修补的过程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一针一线,都是几十年来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邝兴连表示,刚开始出摊补一双鞋收费是两元或三元,而现在最少也要八元。针对皮鞋开胶的情况,她会先用胶水黏合,再上线固定。如果皮鞋破损,则需要补皮。轮胎底鞋子是最难补的,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补鞋,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不是一份体面的活儿。但在邝兴连眼中,正是这门手艺让她能够贴补家用,把三个孩子养育成人。
邝兴连介绍,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补鞋生意大不如从前了,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着每天出摊,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便利。她表示,当别人夸奖她鞋子补得好时,她感到非常开心,很有成就感,并希望自己能做到八十岁。
责编:黄玲艳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动画解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五大亮点彰显“湘”式态度、力度、温度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2日)
警惕基孔肯雅热!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
这个“加法”,何以产生“乘法”效应(文化中国行)
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好戏连台——“农文旅体”奏响融合乐章
今日辟谣(2025年7月21日)
昆剧《湘遇·湘昆》在郴州首演
改革为人民|千年天堑变通途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