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产业兴 乡村靓
2021-03-31 17:10:18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龙潮辉 | 作者:黄玲艳 胡恒珲          浏览量:3441

产业兴、乡村靓。镇南虽然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乡镇,但是近年来,当地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先后发展了七大产业项目,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

镇南是喀斯特地貌,不少村委季节性缺水。但是,缺水的茶山村却建成了饮用水厂。拧开一瓶“舜茶”饮用天然水,清甜、甘洌。

临武县茶里岩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饮用水厂厂长黄元林介绍,水厂一个小时可以生产600瓶桶装水和3000瓶小瓶水,一天一般生产5、6个小时,主要在临武城区和宜章等周边县市区进行销售。

茶山村有着优质的水源,但苦于没有资金修建水管和水池,一到冬天枯水季节,村民就没有水喝。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引进投资者,把水接了下来,建起了包装饮用天然水厂。从2020年初立项,到2020年12月21日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水厂的建设运营,不仅成功解决了当地的饮水难题,不少村民还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

“我现在工资一千八百块钱一个月,主要是给饮用水套商标。”村民王海燕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每个月有不仅固定工资,还可以照顾家里。

镇南乡生态环境优越,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的外来投资者。2020年9月,外地老板李气刚把鲟鱼养殖场建在了众合村的山间,这里青山环绕,流水潺潺,十分适合鲟鱼的生长。

鲟鱼养殖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基本上要达到饮用水标准。我们已经考察了一年,测水温、搞化验。”李气刚介绍,鲟鱼对水质、环境要求非常高,十分娇贵,生长缓慢,养殖成本高,日常除了喂食外,每天还要定时巡逻,防止鲟鱼缺氧。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较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全身都是宝,其肉鲜嫩味美,许多脏器都有一定的药用或美容保健功能,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

嘉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气刚说:鲟鱼的皮可以做皮带,做皮鞋,价值比其他鱼都要高。鲟鱼起码要长到二十斤重以后才选公母,母的继续养大,养到一百多斤,它就性成熟就产鱼子酱。雄的就给来卖掉,当商品鱼。”

目前,基地里共养殖了近3万尾的鱼苗,已经出售了5000公斤,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还出口越南等地。据了解,基地共分三期进行建设,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发展,产量达到20万斤,产值突破300万元。下一步,乡里还将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垂钓产业,让游客体验山水垂钓之美,让村民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在2018年,乡党委、政府提出了“1236”发展思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线,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个重点,坚持农旅融合,从“生态、产业、文化”3个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打造临武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区。近三年来,镇南乡先后引进6家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企业,投资开发高寒蔬菜、特色林果、珍稀药材、原生态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红色文化、特色水产养殖等七大产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乡发展规模产业1.5万余亩,农民人均收入9825元;旅游产业初见成效,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3000万元。

镇南乡党委书记卢小平表示,相信坚持按“1236”发展思路下去,一定可以把镇南乡打造成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民风淳朴、农民富裕的现代化农业乡镇。

产业兴、乡村靓、日子富,未来,期待镇南乡发展得越来越好。

责编:龙潮辉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