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险:托起种粮户“稳稳的幸福”
2024-04-17 18:08:12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芳 | 作者:何城基          浏览量:9639

现在正是临武县早稻育秧、插秧时节。近年来,一些极端天气给全县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农业保险在助力粮食丰产丰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农业保险有哪些保障?今年有哪些变化?农户投保积极性高不高?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麦市镇清塘村的稻田里,种植户胡国祥这几天都在稻田值守,眼下是早稻起秧、栽插的关键时节,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与此同时,中华财险临武支公司农险工作人员也来到他的稻田,带来了最新的保险政策。2023年,有着20年种植经验的胡国祥第一次接触农业保险,他主要担心的就是理赔这一块。

和胡国祥一样有着同样担心的农户不在少数,理赔的范围有哪些,鉴定过程如何确保客观公正等等,都让不少农户们心生疑虑。

“理赔范围包括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例如干旱、内涝、暴雨、低温、冷害导致的减产,都属于保险范围内。赔付比例根据损失率、损失面积、生产周期等因素确定,保额也各不相同。”中华财险临武支公司农险负责人唐利伟说。

2023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印发农业保险精算规定(试行)的通知》,通知对相关内容做了明确。抱着试试看的态度,2023年,胡国祥以每亩7.2元的保费,为其中的400亩双季稻购买了一份水稻种植保险。

雨水过多导致胡国祥的双季稻减产,当时的受损赔偿标准为:早稻最高500元,晚稻最高900元。根据测算,保险公司赔付胡国祥1万余元,他用这笔钱购买了农资,今年还扩大了种植规模。放眼全县,2023年全年,水稻种植险在我县赔付金额超70万元。

种植户胡国祥说,购买保险可以应对极端天气给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现在的政策,补贴力度更大了,一旦发生灾害,可以减少农户的损失。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水稻种植保险保障水平,更大力度支持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今年3月,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扩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明确从2024年早稻起,将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覆盖范围由产粮大县扩大到全省。我县属于非产粮大县,以往农户缴纳的是种植业保险,即以农作物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物化成本为保险标的,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机耕和地膜等成本,保障范围扩大后,种植户的人工成本也将成为保险标的,1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农户自缴保费由原来的7.2元/亩,提高到现在8.8元/亩,大户保险金额按作物的生长期确定,最高保额提升到1100元/亩。中小农户自缴保费由原来4元/亩,提高到7.2元/亩,最高保额提升至900元/亩。

根据气象预测,我县今年将可能出现前期涝、后期旱,自然灾害风险较大。《通知》印发后,我县第一时间对相关工作开展了部署。这段时间相关工作人员正行走在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和解读。

唐利伟说,眼下他们公司正在为农户做早稻保险承保工作。随着保费的提高,相应的保额也有所提高,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目前我县有中华财险、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分别承担了水稻、育肥猪、烤烟、公益林、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业担保,同时,我县还开发了临武柚、临武鸭、香芋等特色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

编后语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有政府补贴和农业保险托底,小农户也被纳入了完全成本保险保障范围,我们也期待未来更多更好的惠农政策出台,托起广大农户稳稳的幸福。

责编:唐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