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临武客户端11月12日讯(记者 黄玲艳 雷婉婷)土里掘“金”玉竹生“金”。初冬时节,临武县南强镇坵岭村的玉竹种植基地迎来采挖期。一根根饱满的玉竹破土而出,承载着村民增收的希望,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在坵岭村的玉竹种植基地,村民们挥舞锄头,动作娴熟地将深埋土中的玉竹根茎挖出,这些根茎形如竹节,色泽温润,被整齐地码放在田垄边,等待装运。
种植户何成旺介绍,玉竹亩产可达六千至七千斤,目前每天采摘量在1.6万到2万斤之间,采收高峰期每天需雇佣60多名工人。
坵岭村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独特的小气候,为玉竹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来自广东的何成旺正是看中这里的土壤和气候优势,于2023年通过招商引资,承包了320亩土地,发展起规模化玉竹种植。

何成旺告诉记者,这里的泥土透气性好,黄泥土质适合玉竹生长。而且气候湿润,晨雾多,长出的苗特别好。玉竹每年发芽都会翻倍生长,一个芽变两个,两个变四个,所以种植周期通常是2到3年,产量和产值会更高。
玉竹作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著名滋补药材,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
“根据当前市场行情,玉竹成品销往广州等地,同时其种苗(俗称‘竹石尾’)售价也可达每斤10至11元。”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兴起,玉竹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估算,每亩玉竹收益可达1.8万元左右,是传统农作物的3至4倍,种植2至3年即可采收。
每年10月初,玉竹便进入采挖上市期,采收期可持续近三个月。这不仅为种植大户带来可观收益,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季节性就业岗位,有效盘活了农闲时的劳动力资源,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

村民李勉芳一边忙碌一边说道,老板工钱一天一发,做得蛮好,蛮开心的。家门口的这份工作,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南强镇坵岭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依托良好的山林生态和气候条件,在支村两委积极引导下,大力发展玉竹种植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特色种植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深度融合。如今,小小的玉竹已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带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目前,当地玉竹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
“我们这320亩玉竹基地的预计销售额可达900万元。所产玉竹中,约80%可作为优质种苗,20%用于切片销售。我们有意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将总面积扩展至3000亩左右,今年就将新增种植700多亩。”谈及未来,何成旺信心满满。
编后语
责编:黄玲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十五运会·图集3∣举重:桂阳妹子力压群芳!女子举重59公斤级罗诗芳强势卫冕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 “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陕西咸阳附近千亩辣椒免费摘”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1日)
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举报邮箱开通——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0日)
三湘时评|乌镇峰会,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
“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不实——今日辟谣(2025年11月7日)
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三联单”,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
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土特产”
下载APP
分享到